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学简介 > 教学简介

红军烈士陵园

添加时间:2021-09-13 15:16:23 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内凤凰山南麓的小龙山上。整个陵园坐北朝南,前临湘江河,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山,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,老鸦山遥遥相望。

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,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,1953年,市政府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,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山上,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“红军坟”,从桑木垭也移到小龙山。从此,遵义人民习惯把小龙山称为“红军山”。经过50年来的维修整理,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。

   紫色花岗岩石雕凿而成,东南侧为老红军形象,西南侧是一个青年红军形象,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,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,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。走进陵园大门,沿石阶而上,在陵园顶端的平台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,造型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。碑的正面,是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题写的“红军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大字,阴刻贴金。整个碑高30米,下宽6米见方,顶部宽2米见方。碑的顶端,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,该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,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。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,高2.7米,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;圆环外壁上镶嵌着28颗闪光的星星,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,取得了全国政权;这一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,他们虽死犹荣,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。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,内容是“强渡乌江”、“遵义人民迎红军”、“娄山关大捷”“四渡赤水”。大圆环还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,头像用
 
    红军山原本不叫“红军山”,其中大有感人的故事。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,为了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修整,红军曾在这里驻留一个时期。驻在遵义西北方向桑木垭的一个红军前哨连,担任着警戒任务。该连有一位卫生员常为群众治病,深得群众和信赖和欢迎。

  一天,有一位老乡慕名远道而来,请这位卫生员到他家给一位急症病人医治。卫生员二话没说,当即随这位老乡而去了。可是,当时军情紧急,卫生员还没归队时,该前哨连就奉命转移了。卫生员救活了那位老乡之后归队时,只看到了连长留给他的纸条,让他尽快追赶部队。
      这位年轻的卫生员在追赶部队的路上,被反动派的保长抓获,并当即被杀害了。群众们闻讯赶到现场,怀着悲愤的心情,就地安葬了这位红军战士。大家都不知道这位战士的姓名,就把他的坟墓称为“红军坟”。

  乡亲们非常敬爱这位红军战士,常常有人到坟前悼念他。特别是得了病的群众,更是思念这位曾救活过许多穷人的红军卫生员。有的还亲到坟头,向烈士诉说自己的病痛,期望着红军的医生能够再来给大伙治病。可能是由于精神得到借慰的作用,在医学上是否就是精神疗法,有些人的病果然得以好转。

  这样,一传十,十传百,来给这位不知姓名的红军烈士上坟的人越来越多。以至惊动了反动派的专员大人。这位专员大人下令平坟、驱散群众。可是,这座红军坟白天被平了夜晚又被群众修了起来,头天被平了隔日又被大伙修了起来。结果是,这个红军坟越平越大,其影响也越来越广。敌人毫无办法,只好看之认之。

  解放后,遵义地区的人民怀着对这位红军卫生员十分尊敬的心情,把他的遗骨迁到遵义市区的小龙山上安葬,让这位烈士永远俯视着市区,永远活在遵义人民的心里。遵义的党政有关部门曾作了很大的努力,想调查清楚这位红军战士的姓名和出生籍贯,但终未能达到目的。

      在迁坟时,只好仍呼之为“红军坟”。后来,毛泽东同志得知此情,命笔书题了“红军坟”三字,刻在墓前的石碑上。这样一来,埋有红军战士忠骨的小龙山,其本来的名字倒越来越鲜为人知了,人们都把这座巍峨的山称之谓“红军山”。
上一篇:苟坝会议会址
下一篇:娄山关大捷